安徽網庫訊:當前正是秋糧產量形成、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時期,也是農業防汛抗旱的關鍵時期。大觀區田管防災兩手抓,落細落實各項管理舉措,全力確保秋糧穩產增產。
一是強化風險意識,堅持底線思維。牢固樹立 “防大汛、抗大旱”的思想準備,克服松懈麻痹思想。實行定期會商、重大災情及時報告制度, 準確掌握雨情、水情、苗情和災情,科學評估災害影響,適時啟動應急響應。及時印發《關于切實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奪取秋糧豐收的通知》,早安排、早部署,全面加強技術指導服務,科學有效應對,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。
二是堅持穩糧增產,加強田間管理。把握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期,組織40余名農技人員一線指導開展統防統治,對轄區的7.65萬畝水稻采取重點監測,著眼水稻拔節孕穗期、破口抽穗期兩個關鍵時期,落實好促早發、促平衡、防早衰、防倒伏、防病蟲、防災害“二促四防”措施,加強分類指導,全面落實關鍵措施,為奪取水稻、玉米、大豆豐產豐收打好基礎。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、綠色防控,加大對專業化植保防治服務組織扶持力度,提高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。加強農機作業等安全生產指導和隱患排查,嚴防安全生產事故發生。
三是加強監測預警,落實防御措施。密切關注天氣,強化與應急、水利等部門進行及時溝通會商,加強重大天氣變化的分析研判,及時解疑釋惑,主動發布權威信息,正面宣傳農業防災減災工作,提早落實防災減災各項措施。針對當前高溫和多雨交替天氣特點,做好雨澇、高溫等災害性防災減災下鄉入村技術指導,組織開展清理疏通田間溝渠和畜禽場排水系統,防止發生大面積內澇,立足于防,著眼于早,做好應急救災應對準備,確保不斷提高抗災奪豐收能力。
四是加強政策支持,抓好保障措施。加強與財政等部門溝通協調,確保災情發生后,加速開展災后評估,落實農業救災、恢復農業生產所需的物資材料及服務補助的資金;及時與保險機構溝通,加快保險理賠,力爭早賠付、早兌現,幫助農民及時開展災后生產恢復。做好用肥、用藥、用種等農資儲備和需求調度,為災后恢復生產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。
下一步,大觀區繼續集中力量下沉一線技術指導,強化水肥調控管理、嚴密防控病蟲、科學防災減災,努力實現9.8萬畝秋熟作物顆粒入倉。(單位:大觀區農業農村局 撰稿人:潘興貴 審核人:陳昌華)